●香皂的成皂原理

製皂的基本材料是「油脂」,當油脂遇上鹼性物質會產生化學作用為皂,

這個過程稱為「皂化」,就是將油脂作用為皂的意思。

油脂是一般的天然植物油與動物油,不管是容易取得的葵花油、

橄欖油、芥花油、豬油、牛油,

或是比較少見的玫瑰果油、月見草油、澳洲胡桃油等,

任何可以想得到的油脂 ,都可以拿來製作香皂。

手工香皂裡的鹼性物質一般採用取自於海鹽成份的「氫氧化鈉」(NaOH),

另外當然也可使用其它如:氫氧化鉀或碳酸鈉等鹼質,

在此則以使用容易取得的氫氧化鈉為主。

除此之外,「水」扮演了溶化鹼性物質的角色,成了製皂中不可或缺的材料。

 

因此成皂原理簡單的來說是:油脂+(氫氧化鈉+水)=肥皂

 

 

●手工香皂的製作方法  

手工香皂的製作方法可分為以下四種:

(一) 冷製法 (Cold Process)

以油脂混和氫氧化鈉及水所製成的皂,

完成後的成品稱為「冷製皂」或英文縮寫的「CP皂」,

至少需放置3星期以上,等皂的鹼度下降、成熟後方能使用。

(二) 熱製法 (Hot Process)

如果等不及3星期以上才能使用,可以用熱製法來操作,

完成後的成品稱為「熱製皂」或英文縮寫的「HP皂」。

將未入模的冷製皂加熱,藉由外加的溫度加速皂化反應速度,

所以做好的皂可立即使用。

(三) 再生法 (Rebatching)

如果對冷製皂成品不滿意或想塑成另一種形狀,

可以將冷製皂刨絲加熱融化、重新塑模,

此種方法做成的皂為「再生皂」,

完成後需放置晾乾,有時需達3星期以上。

另外市面上也可買到現成的橄欖油皂絲、椰子油皂絲。 

(四) 融化再製法 (Melt & Pour)  

利用市面上買到的現成「皂基」加熱融化後隨心所欲創作的皂。

皂基是已經皂化完成的皂,本身就可以使用,

所以做好的成品當然也可以馬上使用。

完成後的成品稱為「融化再製皂」或英文縮寫的「MP皂」,

由於大部份是透明皂,所以也稱為「透明皂」。

融化再製皂/透明皂的變化很多,豐富的色彩和添加物、香精,

常能營造出令人驚艷的效果,而且它的製作過程單純,

12歲以下的小朋友在有大人的陪伴下也可以操作,很適合親子同樂。

 

●pH值 (酸鹼值)

pH值就是酸鹼值,用來判斷液體為酸性或鹼性的單位。

它和水中所含之氫離子濃度有關,他們的關係為pH=-log[H+],

所以看水中含有多少氫離子濃度,可以判定水到底為酸性或鹼性

pH 值之範圍介於 0~14 之間,pH 值為7時表中性,

pH 值比 7大為鹼性,比 7小時為酸性。

 測試pH值可使用「廣用試紙」來測量。

測量香皂pH值的方式是先將皂搓出泡沫來,再測量泡沫部分即可。

手工香皂的pH值在7~9之間,可以安心使用。

下表是市售清潔劑的pH值測試結果,僅供參考:

 

文章出處:http://lisa-web.myweb.hinet.net/aboutme1.ht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三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